张立群 我的梦想很简单
“‘利群烤鸭店’并不完全是用我的名字起的。我叫张立群。而‘利群’指代的,是便利大家,方便群众的意思。”
本着这样一个信念,张立群和他的烤鸭店共同走过了16年。43岁才开始创业,不辛苦么?他笑呵呵地说道:“这店就是我的另一个孩子,所以再累也不觉得。”
十年,一切刚刚开始
上世纪80年代初,从陕北插队回来的张师傅先被分配到工厂当工人,后来又去工地当建筑工人。当时在他心里,工作好坏并不重要,户口能否迁回北京才是排在首位的。
户口有了,也成家了,张师傅的好运随之也来了。
通过老同学的介绍,已经30多岁的他幸运地成了全聚德的一名烤鸭学徒。事实上,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样的际遇甚至都连“幸运”两个字都不足以表达。在那时,这样份美差,只有大厨的亲戚或者专业服务学校出来的学生才有这种机会。每个月光工资就有200多,逢年过节还发衣服发鞋发肉发粮食,任谁都不会舍得放弃。尽管从没干过和餐饮业沾边儿的活,张师傅格外珍惜这个机会,脏活儿累活儿、烤鸭子专业的活儿他一样不落,每天拼命地干啊学啊。带他的老师傅们觉得他特别不容易,所以经常给他开小灶,传授制作烤鸭的个中技巧。
一年、两年,五年、十年,肥溜溜的鸭子坯经张师傅手出炉的时候已经是色泽金黄,酥脆香嫩的北京烤鸭了。前任国家主席杨尚昆、表演艺术家李双江都是他的忠实顾客。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下去,再过五年,张师傅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聚德名厨了,可是他骨子里就不是个安分的人。
他要有自己的店。
一个机会,一座四合院,一种味道
1992年,刚好是张师傅在全聚德的第十年,自称好命的他真的等来了一个机会。全聚德饭庄重新装修,员工全部待业在家。就这么着,在家闲置了三个月的张师傅在朋友鼓励,家人反对的情况下,把自家的四合院,240平方米的地方,变成了今天可以和全聚德媲美的利群烤鸭店。
说朋友支持,是因为他的想法好,烤鸭本就是民间广受欢迎的佳肴,开在四合院里,浓浓的老北京风情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客人;家人反对,在于把全部积蓄投资在这么一个没底的行业里,万一失败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可张师傅啥都没想,一门心思烤他的鸭子。
从最开始的一天只卖出去一只,到后来的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的销量,张师傅始终坚持的一点就是“烤鸭子不能马虎,要做到一只是这个味儿,一百只还是这个味儿”。慢慢地,靠口口相传,利群的名气越来越大,别说大兴、顺义这些郊区的居民慕名来吃烤鸭,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来了北京,都要去这躲在胡同里的小店看看,到底为什么这么出名。这也让很多来吃饭的中国人大为不解:在利群,怎么蓝眼睛永远比黑眼睛多?
16年了,利群没有歇业过一天,店内的装修风格也几乎没怎么变过,老味道始终存在,只有桌子椅子每年换一茬——因为来的人太多,尤其是老外,块儿太沉。去年新换的椅子椅背还特意刻上了“利群”两个字。张师傅依旧每天一大清早就直奔新发地菜市场,采购当天需用的瓜果蔬菜。不同的是,现在他自个儿开着一辆富丽卡小车。
坐在雨后的四合院里,听张师傅讲故事,从解放前说到“文化大革命”,从上山下乡说到改革开放,从国家元首说到平民百姓。他说,照片是见证。见证着利群,见证着北京,也见证着这些年来的酸甜苦辣。看着摆在走廊和各屋里大大小小的照片,再看看张师傅,忽然间发现,记录着这个小院儿16年风风雨雨的并不是与这些各国领导人或者著名艺术家的珍贵合影,而是张师傅头上那由黑变得花白的头发。即便他说当年有了这个店,太幸运。但我们也知道,梦想变为现实之后的这一段路,他走得并不容易。
后记
张师傅当年在陕北插队的那个村,现在已经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烤鸭村,原因是从这个村里走出来的人,都在张师傅的店里帮过忙,哥哥带弟弟,叔叔带侄子。“现在他们都成了能靠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的人。”说到这里,张师傅的脸上透着骄傲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