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浅谈珠宝首饰企业“过冬”

日期:2010/01/28 来源:编辑:sunny
文章TAG:

用兵:多多益善VS多多益乱

针对企业人浮于事的问题,笔者个人的分析是如下。

从部门负责人的角度来看,他们觉得自己手下兵多人众,权力大面子也大,也省得部门任务完成太慢;而且新人毕竟是自己招的,从公司政治方面考虑,自己的势力也大一点。

从老板的角度来看,老板好面子,总希望别人认为自己的公司大,而行政部又在人来人往的显眼之处,多配编制可显公司规模,从而给人“大公司”的印象。说到底,还是虚荣心在作怪。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板不懂管理与人员配置,被下面的干部糊弄了。还有的干脆是干部也不懂,被下属糊弄了。更可悲的则是从老板到员工都不懂,最后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可是,多了就真的“善”了吗?

最后一种情况更精糟,那就是公司高管多,致使有的高管没事干,没有人给他管。没有人被自己管着的高管,似乎不算高管了,这些高层便给老板出谋划策增设部门,理由当然是公司的规范化发展。一个200人左右的公司有一个人事行政部就行了,非要将人事、行政分立,有一个市场部就行了,非要设营销部、行销部与品牌部或加盟部。凡此种种,无一不是面子、权力等东西在作怪,却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背道而驰。君不见国务院部委合并得越来越少乎?。

“ 干部多了老板累”。一是老板要管的干部太多,二是干部一多,互相扯皮,需要老板协调的事太多。笔者就见过一位老板这样抱怨其助理--“招他来是要他帮我协 调我与员工、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干部的关系的,现在反过来了,要我这个老板帮他协调这些关系了”。这样一来,老板不累才怪。

企业部门多,部门人员多,往往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多多益乱。部门多了,扯皮推诿的空间大了。人员多了,人际关系复杂了。整个企业人浮于事了,公司政治办公室政治等也跟着来了。

人员繁多,干部如麻,压得企业这只并不太大的船吃水线太深,不堪重负,运行迟笨,调整费劲。老板感到很累,却忙于抓大事--销售,而没有时间与精力疏理,致 使这只船越载越多,最后要动手疏理时,难度已非常之大。老板只好退一步想,只要效益好,就随它去吧,反正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老板累到麻木,累到无心疏理,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隐性的逃避,也就是不敢正面面对人浮于事的乱局。人事精简,怎么来减,能力不强的好像挺听话, 挺放心;不听话的有个性的,倒是还能作一点事;办公室的女秘书女文员,看起来挺顺眼,嘴吧也挺甜,反正工资也不是很高,减不减无所谓。

老板一声叹息:“唉,以后再说吧。”

于是,企业还得大下去。

市场:往大处做一定能大吗?

笔者一位朋友在一家珠宝公司作加盟部总监,能力不错,业绩不俗。目前,该公司已有加盟商70多家,可是老板还在一个劲地催促,要求08年底加盟店发展到100家,09年发展到200家以上,这是死命令。朋友压力很大,人也瘦了一圈,正是越有能力老板越加码的那种主儿。他跑过来跟笔者聊天,实际上也是发发牢骚,放松一下心情。

朋友问有什么办法可实现其老板的愿望。笔者告诉他,“问一问你的老板,如果作加盟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与树品牌,那么,我建议他不仅不再新增一个加盟商,而且还 要砍掉一部分。”朋友苦笑道,“这不是要老板的命吗?”“可是,要他的命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笔者又问,“目前这70多个加盟商稳定吗?”朋友说,“不行啊,有的签了加盟合同,拿了一次货,就再也不见踪影了。”“那真正盈利状况较好的加盟店又有多少?”朋友说,“不到10家”。笔者说,“这正是我认为你们不要再发展新加盟商的原因。”

一个品牌能在两三年时间发展70多个加盟商,业绩已是很不错了,如果把人力物力都投入到对现有加盟商的支持、整顿与管控上,最终使每家都有较好的盈利状况,每个加盟商都忠诚于加盟品牌,盟主的利润已经是非常可观了。

一个加盟品牌要做大,要做百年老店,至少先花上五年时间,把现有的加盟店开好,然后再考虑做大,这才能真正做大。

朋友说:“老板的策略是先抢地盘,先占领资源,否则要被别人占去啊。”笔者笑道,“抢到的地盘守不住,不仅等于没抢到,今后还没法抢了。加盟商今天加盟你,明天可加盟别人,掌控不好,串货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其实业界已经有很多例子,一个品牌的加盟商已近200多家,却总是不见效益,因为这种加盟不紧密。一个品牌到处开直营店,但也在到处关直营店,因为很多店难赢利。

很多珠宝企业,无论是生产,贸易,还是零售等环节,绝大部分都在一个劲地往大处做,也就是占市场,占位子,圈店。我们应当冷静地反思一下:人员众多是否人浮 于事?生产线增加是否增加了出货率?经销商多是否等同于销售额提升?加盟商多是否等同于每个加盟商都忠诚?直营店多是否等同于每个直营店都盈利?否则,企 业做得再大又有什么意义?

选择:往小处做从容过冬

珠宝企业必须真正意识到,企业不在于人员众多,而在于兵精将强;市场不在于如何广阔,而在于获得切实的经济效益。很多企业认为规模可以取胜,但最后往往正是败在规模上。人浮于事的规模,市场杂乱的规模,不败天理难容。我们这里说的天理,就是市场的客观规律。

平时我们看一些企业的画册与网站,上面总是把自己公司的市场描绘得很广,还印上一个在全国中心城市作了标注的中国地图,似乎是全国各地的市场都无缝隙了。对 于这种企业,我倒是认为令人担忧。因为一个不实在的企业,它的企业文化也是不实在的,如果这种不实在的文化放任浸润,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近几年来,笔者个人在看某个企业的市场状况的时候,往往对这些企业在某个区域的市场占有率非常关心。如果这个企业在一个省开了20家店,笔者就很为他们欣慰,因为一家企业在一个省开了20家店,远比其在全国分散地开200家 店要强。究其原因,一是这个企业基本占领了这个省某个层次的珠宝市场,很容易成该区域的强势品牌,区域经营会越来越稳固;二是集中在一个区域开拓市场,经 营管理成本要低得多,经营起来当是事半功倍;三是这样的企业在一个省的市场上取得了成功,再将成熟的经验模式复制到另一个省,将是举重若轻。这种复制持续 下去,对于其竞争对手而言,将是十分可怕的。这也是往小处做的一种战略。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说,我们目前只作XX省的市场,而不是说,我们全国各地都有店。

对于高档消费品的珠宝来说,步步为营的战略尤其重要。而盲目的贪大求全,盲目地占领中心城市,其结果是市场分散,无法形成群体效应,最后是疲于奔命,一边攻 新城,一边丢旧都,到后来经验不足,教训不少,越做越累,越做越小。共产党第一次革命失败,败在到处闹红暴动,第二次革命成功,成在只建三大苏区,最后还 通过长征,将三大苏区合为陕甘宁边区一个区,然后集中精力拓展。

其实,即使经济危机没有出现,珠宝企业也该冷静下来先往小处做。

在经受经济危机之困的时候,珠宝企业更应当往小处做,往细处做。

当然,小不是绝对的,如人才、固定资产投入,则应当往大处准备。



分享 |
发表评论
条评论 | 我要评论 | 进入论坛

资讯TOP5
互动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