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我国目前有实物可考的翡翠历史也就400年~500年是不争的事实,就是说明代以前出土及传世的玉石器物中没有翡翠的影子,正如北京大学教授张辛先生所言:“明代以前的传统玉文化中没有翡翠的份儿。”至于“马帮在13世纪把翡翠带进中国”之说,我们只能称其为缺乏实物依据的传说。而缅甸翡翠传入中国以前,古人是这样理解“翡翠”一词的:“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说文解字》)就是说“翡翠”的文字构成都有一个“羽”字,所以其词源在古代实际指鸟,有时也指这种鸟的特色羽毛。这是一种什么鸟呢?据说雌雄有别,雄鸟曰翡,羽毛为红色;雌鸟曰翠,羽毛为绿色。到了明末清初,中国的学者发现翡翠鸟的羽毛颜色与缅甸出产的一种玉石颜色非常相似,便用“翡翠”这个词指称缅甸出产的这种玉石,于是“翡翠”概念也顺利完成了词义的转换。
和氏璧
缅甸翡翠在明朝已经传入中国,到了清代初期,已经比较成规模地输入云南和广州的玉器市场,加工成成品流入皇城北京了。那么在这一时期,“翡翠”一词的涵义是不是和现在一样呢?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翡翠”多特指缅甸玉石中的贵重品种——翠绿玉石,尤其在雍正和乾隆时期更是如此。也就是说,除了翠绿玉石品种得到清代人的青睐外,其他颜色的缅玉品种并不被看好。
所以,从历史渊源上看,在中国仅有四五百年历史的翡翠不可能在两千年前雕琢成价值十五座城池的和氏璧。
另外,就故宫现存的翡翠器物而言,翡翠作为一种新型玉料进入宫廷,更多地被用在生活用品的制作上面,虽然它偶尔也被做成朝珠、翎管、宝玺等涉及宫廷典章制度的用品,但却未能进入重要的大典和祭祀场合,即从未登过大雅之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翡翠在宫廷生活及中华传统玉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一来,古人就更不可能用它制作璧、琮等礼天地之重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