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文化理财,珠宝收藏投资

以玉为墨:为玉石凿开艺术之门

日期:2009/11/05 来源:编辑:tolmas
文章TAG:

以玉为墨:为玉石凿开艺术之门

以玉为墨:为玉石凿开艺术之门

以玉为墨:为玉石凿开艺术之门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玉雕工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雕琢起了我国绵延至今的玉石文化,让“玉”在汉语中成为了含义最丰富的字汇之一。从《说文》的“玉有五德”,到《礼记》中的“玉有十德”,玉石被人格化为“谦谦君子”的化身,就连最暴虐的商纣王在被灭亡前,也要隆重地穿上“玉宝衣”登鹿台投火自尽,为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然而,成语“雕虫小技”却能充分说明,玉雕用于首饰配件等实用用途是太屈才了。只能让人欣赏精美的工艺,却不能引人遐想,无论如何也难登艺术的大雅之堂。纵观五千年玉雕历史,无数件玉雕珍品,除了一个陆子冈,还有谁能留其名?无非工匠乎!

数千年的沧桑为玉雕提供了一种固有的传统,这当然是可贵的,但传统也许还意味着保守,在众多程式化的工匠气中,怎能拨开云雾,嗅到自由的艺术气息?

从作坊生产到艺术创作,施禀谋先生的艰难跋涉便意在于此。

不拘一格,因材施艺

我国玉器行业有一种特殊工艺,行话曰:“巧作”。此艺传之已久,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明人称作“巧用”,主要是指巧用玉材中不同颜色的斑点使其玉雕更加生动逼真,近来人称“俏色”。自古以来,虽应用广泛,但其用料不外乎玉和玛瑙两种材料。施禀谋先生则不然,各类价值不等、色彩繁杂的宝石品种均入其法眼:从高硬度的水晶、玛瑙到低硬度的叶蜡石;从价格高昂的翡翠、白玉到价格低廉的海螺;从矿石到化石,五光十色,品类齐全,共计三十余种。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杨伯达曾评价道:“这不仅大大超过我国历史上的任何时代,而且还将我国现代各地玉雕业也远远抛在后面,可以说施氏俏色雕刻所用材料品种之广堪称是中国之最。”

然而,这却不是施先生运用多种材质的终点。笔者在其最新的玉石画作品中,已发现“俏色”有了新的领域,发展成为了“新俏色主义”:创作不再局限于单一材质,而是借助于紫檀、油彩等不同材质的衔接,巧妙地将玉石的传统雕刻技法融入了中国画的写意与工笔、油画的立体与透视中。例如作品《如来佛》,佛像用晶莹剔透的绿翠制成,每笔每划尽显细腻;底座是如绸缎般柔滑的紫檀,虽为配角却也不失庄严;最为灵动的点睛之笔则是用油彩抹成的佛光,一举打破了传统佛像画中的沉重氛围,通过色彩的弥散与凝聚,虚实的相生变幻,在肃穆中带有几分浪漫。

施先生所采用的玉石画形式同样由来已久,它起源于明代,时称“百宝嵌”。不过,传统宝石画工艺是用宝石碎石镶嵌,或宝石粉末粘贴;施先生则以珍贵的天然翡翠等玉石块料雕刻入画,脱离了传统玉石画的限制,让玉石画显得大气、典雅,可与国画、油画一争高下。

另外,施先生的“俏色”工艺最大程度还原了玉石的自然品质,似为“天趣的造化”。一般匠人认为石的斑点难于处理,往往都是避开或挖掉;而施先生巧妙利用瑕疵,以浑厚干净的主色作底,兼色作俏,色不混不靠,物象逼真。如作品《强者的微笑》,狼的面部均为上好和田玉制成,奓起的根根寒毛颜色丰富,微张的口中灰白的獠牙细看却着实白净,细摸之后发现所有的玉质都十分温润、缜密,光泽如脂肪,在画面的野性之余存有几分含蓄。

立意独到,主题多样

翡翠颜色丰富,变化多端,旧时翠料有“三十六水、七十二绿、一百零八蓝”的说法,但因翡翠好料价格不菲,翡翠雕刻中的上乘俏色佳作非常少见。而在施先生手中,各种质地的翡翠原料都各有其妙:绿翠可用来做“菜叶”,黄翡可用来仿制“饼干”。对这些日常生活中物品的仿制,仿佛揭开了玉石神秘的面纱,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玉石的自然奥妙,颇具现代艺术风格。比如作品《施公饼》,黄翡顿时变身苏打饼干,每块形态各异,颜色深浅不一,却都与现实物体别无二致,最突出的一块“饼干”甚至有掉下来的“危险”,颇有让人忍不住想抓来入口之感。更为点睛的是,“饼干”内的粉末颜色也与实物相似,原来是黄翡里的白玉所为,如此一来,真假难辨。

艺术品独有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作者对生活细致而精妙的体验,上好的艺术品不仅让人沉浸其中,还让人重新打开心胸,再度审视自己所在的世界。台湾著名美学家蒋勋曾在其著作《天地有大美》中写到,美应该是一种生命的从容。我们回到生活本身,便可以发现无处不在的美。《施公饼》这幅作品就告诉我们,不要遗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微的美,就如同饼干中的碎渣,它也是有生命力的。

在施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发现如《施公饼》这类摹形写神的现实题材作品,能看到如《如来佛》此般浸染古意的传统题材作品,还能观赏如《海风》那种谋虚逐妄的超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在《海风》中,绿翠做成的窈窕淑女化身为百年老树,身体包围在紫檀所成的树干里,迎着海风,不能看清她的面容,却能体味出她的婀娜多姿。

纵观施先生的画作,岂非“投石问路”,开玉石画创作之先河?这些“石破天惊”的画作,能否“一石激起千层浪”,将玉石艺术创作脱离工匠之窠臼,大步迈向神圣艺术殿堂?我们将拭目以待。

玉润中华玉石画

周 益

当传统的画框中不再只有水墨和油彩,而是流淌着霞光玉色的时候,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间,以及艺术的界限,仿佛在一瞬间消融了。将传统的玉雕艺术搬入画框,玉石画,便是这一完美“联姻”的产物。

玉石画是施禀谋先生独创的艺术形式,它将玉石、红木和油彩这样存在着巨大质地反差的材质巧妙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玉雕技艺与绘画技巧,将中国画的写意与工笔,油画的立体与透视,融入到传统的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中,雕刻与绘画浑然一体,雕刻有画意,画中有诗情。

在玉石画中,玉石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古玉之美,在于它的材质自然之美,更在于它的造型之美、雕琢之美和内在蕴含之美。玉所代表的文化和思想,体现出中国人的君子之气和文人之风,因此,玉石画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继承着八千年积淀下来的玉文化的历史。

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这是玉石画的天赋异禀。所以,若是缺了檀木和油彩的衬托,玉石画的艺术形式也便无从谈起了。紫檀细腻的纹理和深沉的色泽让它有着天生的端庄气质和高贵风仪,当紫檀与玉石在同一方寸里交相辉映,木的儒雅、石的清秀,一瞬间,都变得如此生动!油彩与天然玉石的质感和颜色融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亦真亦幻的奇异世界。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玉石画起源于玉雕艺术又超脱于玉雕艺术,是对中国传统玉雕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相对于传统的玉雕艺术,玉石画通过精湛的“俏色”技法与更丰富的表现元素,拓展了玉雕艺术的题材和内容。在施禀谋的刀笔之下,现实生活成为了创作的主题,突破了沿袭千年的题材窠臼,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性和时代感。

以玉为墨 别样丹青

孙乐琪

《强者的微笑》是施禀谋先生现实主义题材的代表作之一。以色彩丰富的精细玉料镶嵌而成的狼头,面带微笑,不禁令人胆寒。白玉雕成的狼爪握住一只水晶球,象征着“一切尽在掌握”的霸气。狼的每一根毛发都是用和田玉磨制、用手工一根一根镶嵌而成。

《施公饼》是其俏色雕刻的得意之作。似乎一触即碎的苏打饼干,雕工之精,达到了足以乱真的程度。饼干表面的气泡似乎触手可及,令人垂涎欲滴。利用黄翡的特点巧妙地雕出了饼干的质感,与背景油画金黄的麦穗呼应,寓意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如此多情》也是他俏色雕刻的代表作之一。《如此多情》的石料作为翡翠本身而言,质地一般,带有很多斑点。然而作者正是利用这一缺点,雕出发霉面包的质感,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夏瓜的诱惑》画面主体是一块由血石雕成的木瓜,红色的瓜瓤鲜艳欲滴,黑色的瓜子颗颗玲珑精致、历历在目。一旁的翡翠小虫似乎是被鲜美的木瓜引诱而来,玲珑剔透,触须纤细精致。

《万象更新》是由一块质地非常通透的翡翠雕刻而成的白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菜有着谐音“百财”的吉祥寓意。翡翠色彩浓郁,周围是用紫檀雕制而成的牡丹花,一派生机勃勃之象。配以由金色的油彩写成的“百”字背景,华贵而不失俏丽。

《海风》主题大胆创新,紧扣时代脉搏,是施先生超现实主义的力作。画面表现的是长发飘动的少女。整块翡翠包含着紫、绿、白三种颜色,缤纷中流露出几分飘逸。紫檀的框架隐约勾勒出少女妖娆的身形,抽象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力。海蓝色的油画背景,与飘逸的少女身姿相映成趣,描画出深远的意境,蕴含了作者对社会生活、自然生态的耐人寻味的深刻哲思。

古玉主题的后现代延伸

尹晓琳

提起玉,人们就会联想到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玉雕的内容多集中于花鸟鱼虫、神佛仕女及器皿静物,很少有玉雕作品表现人间生活,更没听说过玉与后现代建立联系。本次“中国玉文化推广展·菜百典藏·施禀谋玉石画展”所展示的玉石画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在诠释内容上也突破了传统玉雕作品沿袭了千年的题材范围,古老的玉被赋予新鲜的时代感和崭新的思想性。

从《千古一帝》到《南京大屠杀》、从《粒粒皆辛苦》到《地道战》、从《亚当与夏娃》到《星河之旅》,施禀谋的作品题材广泛、纵横古今,其中不乏神话传说、宗教典故,但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其中大量反映现实生活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作品。他把人间烟火、现实生活及历史、政治、文化、哲学等都变成了创作内容,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紧扣时代脉搏,揭示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态的诸多现象。

如大师所言:艺术最可贵之处在于其对社会与人生的观照,一部艺术史,也就是一部社会史、一部思想史。面对伟大的作品,在思想的深刻里,人们能够看见自己,能够看见时代,能够看到活着的当下。此次展览中的现代系列作品以“摹形写神,与元气谋”为主题,以现代饮食文化为题材,《施公饼》、《如此多情》、《夏瓜的诱惑》、《与酒共舞》等都是现代生活写照。在施先生看来,玉雕艺术的发展必须将现代和传统结合,要创作出凝聚着现代人艺术和文化的作品。

“谋虚逐妄,别见真如”的“超现实”是此次展览除“传统”和“现实”之外的第三大主题,以人生理想等为题材,激发人无限的想象力。《海风》中那个神采飞扬的少女仿佛身穿旗袍单手叉腰;而《神曲》描绘的既像是拔节而上的竹节,又像是冲天的火箭,蓝色的天空中画布遮挡不住细而锐的光芒。任何一种艺术,悟其精髓已然不易,扬其神妙备添艰辛,而博采百家、另辟蹊径,聆听时代的强音,无疑是一场精彩的探险。

从传统到现代,从现代到超现实主义,沉浸在施禀谋大师一百余幅玉石画所营造的艺术世界里,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玉石画的传承与发展,感受玉石画古典与现实、未来的交相辉映,体验由此带来的高雅的文化艺术享受。



分享 |
发表评论
条评论 | 我要评论 | 进入论坛

资讯TOP5
互动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