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奢侈品代表着最顶级精美的手工制品,只有少数人可以负担得起,今天奢侈品变成一种产业化操作,成为一棵全球化的摇钱树。奢侈品甚至成为网购一族的心头好,你不仅可以在亚马逊网站上购买古驰的手表、鞋子和钱包,还能在Target网站上买到杜嘉班纳香水—奢侈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而易见了,也更加广泛地接触到了大众。
随着面纱的掀开,奢侈品开始主动走下神坛。许多奢侈品牌开始大规模地铺开销售渠道,其业务模式更向着具有无限利润空间的大众市场模式作出让步。一些克里斯汀·迪奥等品牌的设计师开始将自己的名字注册成商标,以便在销售非专有制造的产品时收取版税;伊夫·圣·洛朗也引进了“左岸”系列品牌,开拓年轻人群市场,价格更低。
于是,奢侈品的“金字塔”模型便合乎时宜地呈现了出来——真正的女性时装奢侈品位于塔尖,专门针对极端富有者;出自同一批设计师之手的现成的成衣是专门针对中产阶级的;还有一系列范围广泛、普通人能承担得起的香水和装饰品,专门针对大众消费人群。
不仅是业务模式上的改变,奢侈品牌的生产线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那些看似精美的皮包和衣料从熟练的欧洲技工手中,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工人手中,手工雕琢变成流水线生产。这样一来,奢侈品也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昔日的精细做工被流水线生产替代。
确实,这样的方式能让奢侈品品牌大赚一笔:路易威登的年销售额将近40亿美元,而其它各品牌每年也能捞进10亿多美元,大众消费者也可以便利地享受和获得奢侈品,但颇有争议的是,它们已经不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位。
可能这才是奢侈品牌追求的——满足大众消费者的炫耀,同时又保持着奢侈品牌表面的高端和奢华。而正是这种和大众消费者若即若离的关系,让奢侈品牌保持着年利润不断上升,成为消费品市场非常庞大的力量。
不过,这种微妙关系在为奢侈品带来的巨大利益后,现在也开始渐渐失色—经济萧条开始,那些一度爱上奢侈品的人民大众,首先要控制的就是他们对高级包包和贵价服装香水的欲望。这将直接导致奢侈品的销量下降,而从前,奢侈品却一直都被视为最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