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同质化
和父辈相比,1972年出生的廖创宾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19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汕头,随父亲到东北做黄金首饰的批发零售。1997年,他开始创建自己的品牌——潮宏基珠宝,开始在全国城市开设首饰专柜。
珠宝业是个典型双“密集”产业(资金、劳动力密集型),最初,潮宏基珠宝都是通过深圳和番禺的工厂进行贴牌生产。经过两年的积累,1999年,廖创宾在汕头开办了自己的加工厂。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正是依托着规模庞大的珠宝首饰制造产品发展起来的,在一定时间内将重点放在‘制造’上也是必然,这种态势在2000年到2004年表现得尤其明显。”廖创宾说,“那时,珠宝零售企业都是向制造企业买版,即款式受制于工厂。可以想见,市面上销售的珠宝有很多是来自同一个制造工厂的‘版’,集中在珠三角的珠宝制造工厂掌控着全国的珠宝设计,款式单调又重复。”
十年前,廖创宾找到《中国珠宝》杂志社,冠名了第一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奖赛时,心里并不是很有底。那时,中国珠宝行业尚谈不上“设计”,基本处于“天下珠宝一大抄”的状态。当时的潮宏基也只是纯粹对珠宝零售商,尽管在2000年前已经在全国发展了100家直营店,但在设计上却与大多数零售企业一样,没有自己的设计师。
传统的造型资源给了中国设计师极大的想象空间。2007年,在以“歌剧院之夜”为主题的2007年安特卫普HRD珠宝设计大赛上,潮宏基珠宝的年轻设计师何瑛那件线条张扬、颇具实验性的作品《聚光灯下的闪耀》入围大赛38强。作品思路来自于歌剧舞台上的聚光灯,造型像聚光灯里的五彩电流迸发成钻石。这是来自中国内地的珠宝设计师在这一大赛上获得的最好成绩。2005届HRD大赛,潮宏基清华首饰实验室的设计师潘妙曾以“深海鱼”和“喇叭型贝壳”两件作品获得入围。
中国珠宝设计从无到有,到拥有中国味道,花了整整十年时间。自2006年的巴塞尔大展之后,廖创宾的“中国风”一直持续下来了,先后推出了“鼓韵”、“京剧之声”等多个系列。对廖创宾来说,“东方韵味”既是灵感之源,也是与参与国际舞台对话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