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公开叫卖铱粉
网店公开叫卖铱粉 称可增加黄金硬度和质量
随着近期金价下调,使得不少投资者都萌发了入市抄底的打算。不过,日前福建省爆出千足金表链掺假的消息又给消费者平添了几分担忧。
据悉,有人用价格相对低廉的铱粉给金饰“掺水”,再拿到珠宝店换取同等重量的千足金首饰牟利。行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千足金产品时,最好核实首饰质量,看好标志。
表面是黄金,里面含有大量铱粉的貌似“千足金”首饰最近坑了不少福建的珠宝店老板。
一名经营首饰金店的店主称,前几天有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拿着两条表链前来交换千足金首饰,店主查看首饰表面后未发现异样,就办理了以旧换新,可用药水提纯后只提取了一半重量的黄金。
市场出现含铱表链
由于该女子提供的两条表链总共重50多克,该店因此置换出去50多克的千足金首饰,这意味着店主一下子不见了1万元。
后来该店主才知道,近期福建市场出现了不少含铱表链。绝大多数二手珠宝店或打金店回收旧金后,通常会熔化压片,然后以黄金原料卖给首饰厂或重新打造成别的金器出售。正常的黄金首饰熔化压片后,表面是光滑的,而有杂质的熔化压片后则被“打回原形”表面粗糙,暗淡无光。
什么是铱粉?记者经查阅发现,铱粉是一种贵金属的粉末,主要适用于电器仪表、化工及制作精密合金。
随后,记者上网搜索发现,有十几家网店还在公开叫卖铱粉,并称将其按5%到30%的比例加入黄金中可以增加黄金的硬度和质量,每克价格最低只有98元,而黄金原料价每克达390元左右。有商家一月就售出了60多件,买家的评价却大多是匿名形式。
据了解,部分不良商家买到铱粉后,加入熔化后的“金水”中,就能做出含铱首饰,制成成品首饰后,从表面根本看不出来。
消费提示
商品标识:消费者在购买珠宝首饰时应检查商品的标识,包括标签标识、其他标识物标识(如鉴定证书、产品保养指南、售后服务卡、购买凭证等)和贵金属上面的印记。标签上应有商品名称、总质量、价格、生产或销售企业名称的信息;而其他标识物则包括执行标准、合格证、生产或销售企业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印记应包括生产厂家代号、贵金属名称、贵金属纯度等信息。
合格证:由具有CMA、CAL、CNAS资质的珠宝贵金属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证明可视为合格证,可以作为珠宝饰品的其他标识物的一部分。
核实首饰质量:购买时要注意核对首饰的质量(重量),最好就是在现场复秤并与商品标签、商品合格证明上的重量进行核对,同时,将商品的质量(重量)登记在购买凭证上。
开具发票:尽量选择到品牌店或是正规的特许经营店购买金饰,让商家开具发票或质量保证单。特别是考虑今后变现或是需要更换款式等后续服务,一般知名品牌商的服务和回收渠道更为畅通。如果在小店购买,最好选择焊点较少的款式,因为造型复杂、焊点多的产品有可能更难估计其真实含金量。
有人大肆用铱来“调包”黄金
黄金造假的手法不断升级换代,就连业内人士也容易不小心看走眼。除了通过典当途径来牟取不当暴利,不少人甚至铤而走险,频频试图通过黄金回购的方式拿金店“开刀”。据悉,黄金造假手法经历了“镀金”、“包金”和“金珠”形式后,目前利用金和铱这两种元素很难通过普通检测仪器分辨,因此有人大肆用铱来“调包”黄金。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出现的“假黄金”并不是说整个金条或者金饰品没有一点儿黄金,而是指成分有真有假,含金量越有“水分”则牟取暴利越多。部分不良商家在与黄金比重相似的合金外面包裹一层纯金,有时还包裹比较厚或者用相当比重的黄金,另外掺7种其他金属:锇、铱、钌、铜、镍、铁和铑来造假。这种黄金造假法仅凭看和摸、用试金石试甚至是测比重都很难识别,因为首饰款式的不同很难测比重或者是因为合金比重与真金比较接近。
所以,往往要经过用刀破开黄金、高温烧、化学制剂检测等一些破坏性测试后才能令“假黄金”现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