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珠宝》总编辑陈志辉先生
搜狐香港在报道27届香港国际珠宝展时意外邂逅《香港珠宝》总编辑陈志辉先生,并诚意邀请他接受访问, 陈志辉先生热情应邀,以下是访问内容:
请向我们的网友介绍一下《香港珠宝》杂志。
陈志辉:《香港珠宝》创刊至今近30年,是香港首份以中英编印的专业珠宝季刊,也是香港珠宝制造商和全球买家主要的沟通渠道。《香港珠宝》每期发行约一万册,在瑞士巴赛尔、意大利维琴察、美国纽约及拉斯韦加斯、泰国曼谷、杜拜、日本东京等大型珠宝展中广为派发,无论在质量或设计上均深受读者及业界称许。
搜狐:本届展会吸引了2,600 家来自 44 个国家及地区的参展商参加创历届之最,您如何看待这一数据?这是否意味着在经历了金融海啸的低潮后,珠宝行业进入全面恢复发展的阶段?
陈志辉:在刚过去的圣诞及新年期间,不少美国大型百货公司都录得不错的珠宝销情;加上今年初几个主要的国际珠宝展无论在参展人数、人流或生意上普遍都较上届理想,全球珠宝市场的确慢慢复苏。不过,距离全面恢复阶段仍有一段时间。
搜狐:本届展会专门为香港珠宝品牌成立了“瑰丽珠宝馆”,您如何看待主办方的这一设置?您如何评价香港珠宝行业目前的发展状态?
陈志辉:《瑰丽珠宝馆有助打造‘香港制造’品牌,提升整体香港珠宝制造业的形象,有效加强买家对香港珠宝首饰的信心。香港的珠宝制造商多为中、小企业,以生产中、高档贵重首饰为主。他们大部份仍坚守‘专业制造商’的岗位。有些除为其它品牌做OEM外更自立品牌(ODM),另有些某些成功建立跨国零售网络。出口市场方面,依然以美国为最大的单一市场,占34%(2010年1月数据),其次主要市场依次为中国内地、台湾、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及日本等。随美国市场萎缩,香港制造商纷开拓新兴市场,其中以中国内地、中东及东欧等地为主要目标。
搜狐:香港珠宝企业无论从规模、设计上都已经具备相当实力,但在这个市场上并没有出现我们期待的具备世界影响力的顶级品牌,您觉得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样的品牌将出现在哪类企业里?
陈志辉:家传户晓的珠宝品牌,都是经受年月磨练和考验,慢慢摸索蜕变而来的成果,并非单靠能力和眼光。香港珠宝制造工艺和设计达国际水平,闻名遐迩。假以时日,必定能够更有成就。
搜狐:2009年中国成为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未来10年中国将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大国,您认为这一趋势对中国珠宝行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陈志辉:中国内地市场的地位对香港甚至对全球珠宝出口商来说越来越举足轻重。据今年1月香港贵金属、珍珠及宝石首饰整体出口的数字显示,内地市场占整体出口份额8.2%,较2009年同期激增149.7%,成为香港第二大出口市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业者相信,内地人民生活质素大幅改善,消费力之高,从自由行来港消费购物的力度可见一斑。加上内地政府锐意扩大内需,内地各省市对珠宝首饰的需求必定相继增加,一般相信会为香港及海外品牌带来无限商机。
搜狐: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很多香港品牌有意或者已经进军内地市场,但却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您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认为“病症”在哪里?已经如何“对症下药”?
陈志辉: 内地市场潜力优厚,对香港珠宝供货商来说确是吸引;不过,内地市场之大亦是让港商碰壁的原因。在不同省市,消费者对款式的喜好、对价格的接受程度、消费模式,甚至地方的营商环境和法规都不尽相同,如贸贸然把欧美市场的做法放诸内地,则必定事倍功半,甚至招致失败。所以,进入内地市场之前,必定要先对目标市场作深入了解。最近,不少香港的行业协会都加大力度组团前往内地重点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协助会员了解有关市场的发展。
搜狐:近年来中国内地珠宝行业发展迅速,您如何看待内地珠宝行业发展的现状?
陈志辉:目前,大部份香港的珠宝制造基地已往北移,内地的珠宝制造工艺技术实在不容置疑;反而在设计上,依然要加倍用功。只有走出别人的影子,才能独当一面。
搜狐:您认为今年的珠宝潮流趋势将是怎样?
陈志辉:设计独特和有个性的首饰;黄金首饰;白银首饰;营造大体效果的首饰;垂吊式耳环等。
搜狐:您个人是否有收藏珠宝的习惯?喜欢哪类珠宝?
陈志辉:自己并没有收藏珠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