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三星堆文明是外星人遗迹吗?
在中国灿若繁星的古代文化遗址中,神秘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吸引着世人强烈的好奇和广泛的关注。黄金面具和太阳神鸟金箔,是中国考古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而那些神秘的金杖、纵目千里眼、青铜神树、青铜头像,如同天外来客,还有至今无法完全解读的巴蜀图语,那些匪夷所思的神秘图形符号,充满了神秘的魅力,有人认为三星堆是外来文化,甚至认为三星堆文明是外星人遗迹,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作为享誉世界的著名文化遗址,隐藏了太多历史的秘密……
精美青玉琮带来了千古不解之谜
成都市2001年被发现的金沙遗址,被视为广汉三星堆文化的延续,金沙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种类繁多,十分精美,尤其古玉呈七彩斑斓的沁色,震撼了考古界。它们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对我们了解古代蜀人的宗教信仰、精神崇尚、审美情趣、风俗习惯,以及古蜀王国的统治状况和社会生活形态,都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经考古专家研究发现,古蜀玉器制作经过选料、开料、切割、钻孔、刻纹、镂空、掏雕、打磨、抛光等工艺流程,制作中常融合多种技巧精雕细琢,现已发现有多达十一种治玉工艺,其高超的治玉工艺让现代人也叹为观止。
金沙玉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堪称国宝的十节玉琮,高约22厘米青玉质地,形制精美,纹饰奇妙,颜色为翡翠绿,雕工极其精细,四面总计共有多达四十个神面纹,上部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一人形图案,其造型风格与良渚文化的完全一致,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同时也为探讨古代蜀地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目前有学者认为,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件长琮,其造型风格与纹饰特点,与良渚文化晚期玉琮基本相同,认为并非蜀族本地制作,可能来自于长江中下游而辗转流传成为商周时期蜀人的祭祀用品,推测是辗转流传下来的典型良渚文化玉琮。
但无法释疑的两个疑问是:一是良渚文化晚期的时代为公元前2000多年,较商周时期的金沙遗址早了整整1000年;二是金沙遗址与长江下游地区遥隔1000多公里,这件玉琮是如何能跨越一千年的历史长河,经过一千多公里的遥远路途,跋山涉水、辗转流离,最后停留在金沙呢?这些疑问一直困扰着人们。
专家考证金沙玉琮是古蜀人制作
据著名矿物学家、中国宝石协会理事、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张如柏教授考证,金沙玉琮玉料为龙溪玉,属透闪石,产地就出自四川汶川龙溪乡,为本地古蜀人所作。据张如柏教授介绍,四川玉石的产地较多,其中主要是软玉,按矿物成份而言,可分为蛇纹玉石、透闪石玉、大理石玉(俗称汉白玉)等等。龙溪玉(透闪石玉)是指位于离成都市以北约250公里左右的龙溪乡所产的一种玉石。玉石颜色有淡黄、米黄、淡绿、黄绿色等。龙溪玉从不透明到半透明,质地细腻,玻璃光泽,摩氏硬度约5.5—6.0,安徽度2. 95—3.01。金沙玉琮的色泽、肌理、质感与采集到的龙溪玉矿标本相似,富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
成都资深古玉收藏家何如先生,是蜀地玉学的推动者,长期专注于古蜀玉器的研究鉴赏,他认为三星堆文明里最重要的就是高度发达的玉文化,古蜀玉器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断代的重要依据。他经考证《山海经》中记载有:岷山,江水出焉……其上多金玉。《华阳国志 蜀志》中记载有:有玉垒山,出璧玉,湔水所出。这些古籍都详实的记载有蜀地产玉的宝贵史料,四川省内陆续发现有石器时代文明遗存,西南地区可谓历史源远流长。
京城资深古玉鉴赏家杜平认为,金沙青玉琮与良渚玉琮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在玉的色泽上,良渚玉材多呈鸡骨白,至今没见过金沙玉琮这样的玉质;其次,从工艺上,良渚中间孔均为对钻而成,中间未经过精细的打磨,留有明显接茬。而金沙玉琮打磨细致,没有明显的接茬;再者,高古玉多为就地取材,金沙玉琮为龙溪玉,是四川特有的地方玉料,再印证类比金沙遗址出土的其他透闪石青玉质地的玉器,此器确应为古蜀人之作。杜平认为金沙玉琮是目前所见金沙时期玉琮中最精美者,无论是优良的选材或精细的加工,都堪称是金沙遗址出土蜀地玉琮中的典范之作,之所以金沙玉琮有良渚文化元素,是因为金沙文化和良渚文化是长江流域互相辉映的两颗璀璨明珠,为长江上下游流域古代文化交相辉映、互相影响的最好实证,金沙古玉和良渚古玉相映生辉,可谓为: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共饮一江水。
金沙玉器明证古蜀是华夏文明
杜平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玉文明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是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其中玉琮自古即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神秘礼器,内圆象征天,外方象征地,《周礼》中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琮代表着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其精神贯穿于天地间、象征着古人天人合一的精神信仰,是古人承载精气神的代表性器物,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典型的带有神秘色彩的重要礼器。金沙玉琮充分彰显了古代蜀人对玉琮这种祭祀礼仪器物的认同和重视,它以实物佐证了古蜀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为我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印证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金沙文化与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再次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古玉专家杜平倡导的玉文化观点
杜平,资深古玉鉴赏家、百赏雅集发起人、中国收藏家协会资深收藏家,近年致力于弘扬古蜀文明及中华玉文化推广,在国家级媒体发表有多篇古玉器收藏指导性文章,倡导古玉器收藏要正本清源,引领带动古玉器收藏热潮,在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文化研究方面,在艺术品收藏界颇具影响力,近期曾推出《问玉三星堆》画册,同时指导操作着若干玉文化项目,所提出的高古神玉是玉文化最高境界的论断,受到业内高度认同和关注。
杜平介绍,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大发展,传统文化方兴未艾,近期玉文化产业热潮涌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台湾震旦集团推出有玉文化主题馆,企业吉祥物“旦宝”也首度亮相。另外,新西兰最古老的奥塔哥博物馆也与上海博物馆合作,各自挑选一件馆藏珍贵玉器,共同陈列于新西兰馆室中,展示两国的玉文化及精湛的制造工艺。奥塔哥博物馆选送的玉器名为Hei Tiki,是一个被毛利部落酋长代代相传的玉挂坠。届时,与Hei Tiki陈列在一起的,就是上海博物馆挑选的一块具有5000年历史的玉琮,属于良渚文化时期的器物,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届时新西兰酋长宝玉将与良渚玉琮在东方明珠之地共展生辉。
杜平的玉文化观: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奠基石,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是历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民族历史积淀的精神灵魂,它孕育并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未来。精美的古玉器就像散落的历史遗落的珍珠,串起它们就是一部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史。
然而,在中国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展中,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给人留下了无数难以索解的文化奇谜。沧海桑田,换了人间,在一潮又一潮的兴衰起伏中,人类不断地修筑、摧毁、然后又重建着文明,有些发展为当今世界大同的共则,有些则湮没在萋萋荒草之下或者茫茫的黄沙深处,成为千古不解之谜。但这些古代文化极富传奇与神秘色彩,包含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关键细节,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并刺激着人们探究上古文明真相的强烈兴致。
古玉就是破解古代文明之谜的密码,探索研究古代玉文化,破译和解析古人的文化谜题,不仅能滋养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普及中国文化的精华知识,而且还可以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所以,我们现代人应该在历史的使命中迈开步伐,创新而智慧地去探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真实。
文化背景知识: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距今约4200 ~ 5300年,被誉为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良渚文化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被誉为「玉琮王」的玉琮个体高达18-23厘米,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形状为内圆外方,与古代的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玉器上刻有似神似兽的神人形像和神人兽合一的玉神徽形像,它们可能是当时人们崇拜的神灵的形象。
金沙文化: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金沙村,是2001年2月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种类众多,内容丰富,金器200余件、玉器2000余件、青铜器1500余件,石器近100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在出土的金器中,有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30多件,其中金面具与广汉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考古界现在认为金沙是三星堆的延续。金沙文化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案被国家文物局于2005年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闻名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