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钟表制作工艺中的各种竞争层出不穷。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将其制作得轻薄、再薄、尽可能薄、最好薄得像纸一样。这种竞争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远在钟表诞生的初期就已经开始了。
钟表制作工艺中超薄竞争的历史源远流长
1550年左右,德国南部的制表中心奥格斯堡和慕尼黑的钟表匠人们制作的黄铜镀金“鼓形挂表”,直径和厚度在112 x 66 mm.以上,重量达到了4公斤。沉甸甸的金属物件不是挑选一名强壮的仆人背着,就是直接挂在骑乘的马上。有时连马都不愿意挂上这种沉的像石头一样的“劳什子”,干脆躺倒在地上罢工。从那时起,钟表的使用者们和钟表匠人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将这种笨重无比的计时器制作得再轻一点、再薄一点,为此,钟表匠人们前仆后继地整整努力了4个世纪。
流传至今的“超薄怀表”的实物已经非常少
这一过程是渐进式的,前3个世纪当然只能以挂表和怀表的形式出现。“鼓形挂表”之后是更有名的“洋葱头表”,圆乎乎的,真是名实相符。再往后一点的是“小馒头”,顾名思义,只是比前者小一点,薄一点而已。虽然改进与改良的路途漫长艰难,但成果一点点显现出来,时间一点点过去,两个半世纪以后的1800年,一种精心制作的普通功能怀表的机芯厚度已经达到了2.2毫米,与一枚普通的一角钱人民币的厚度基本一样。可惜的是流传至今的“超薄怀表”的实物已经非常少了,硕果仅存的少数实物,也被收藏家珍而重之地藏于秘室,很少有在拍卖市场露面的机会。1550年的66毫米到1800年左右的2毫米,人类在精细机械加工中的探索取得了惊人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