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称琥珀为elektron,原来意思是「阳光的闪耀」,这个字曾在公元前九世纪荷马的「奥狄赛」史诗中出现。不过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thales才唤起一般人注意琥珀可以产生静电的特性。
琥珀是全球自石器时代至今最受人类喜爱的宝石之一,有一阵子大街小巷摆满各式真假琥珀。琥珀据说有宁神,治胃痛、咳嗽、气喘和痛风,消淤血、止血生肌和安胎;辟邪、避凶、趋吉的效果。佛家子弟尤其爱佩戴,一边细数琥珀珠,一边诵金刚经或念阿弥陀佛。在台湾可以买到多米尼加、中国大陆、缅甸和越南等地的琥珀,但波罗的海琥珀在全世界及台湾市场占有率平均可达九成。
琥珀是什么?是如何生成的?国立台湾博物馆地学组方建能组长指出,琥珀的化学成份主义要是c20h30o2,少量的琥珀经常含在煤层之中。波罗的海的琥珀绝大部份含有3-8%的琥珀酸,其它地区则少含有,琥珀的比重大致自1.05至1.12,淡黄的约1.07,棕色的约1.11;含气泡多的比较轻,含方解石和黄铁矿则略重,一般琥珀硬度约2至2?,折光率约1.44-1.54。琥珀在150℃时变软,300℃时全部溶化。
最老的琥珀是大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缅甸琥珀时代是始新世,抚顺琥珀是早期的中新世,多米尼加也是中新世(6至25百万年前)。但奇怪的是,台湾进口年轻的多米尼加琥珀运台两三年后,经常会裂开;但是更年轻的现代化树脂copal则不会裂。
欧洲古代最爱好的琥珀颜色是金黄色或前述琥珀专家所称的青珀,被称阳光灿烂的颜色。这种金黄珀也是美国和台湾多数人喜欢的颜色。研究含树脂的煤床地质学家很早就知道树脂在地层中长久埋藏是淡黄色的,随温度增加变深黄、橙黄、血红,然后在180℃左右变黑而不透明。将鹅黄色的琥珀用打火机烧烤几分钟,也可以先变金黄色,再变血红色。,有些仿古的商人将黄的琥珀加热以变成红色。黄色的波罗的海琥珀时常外层1-2厘米变红色,相信这是地层中的黄色琥珀经过侵蚀外露,受阳光照晒的效果。故台湾许多人戴上黄而不透明的蜜蜡手炼后三至五年间自然变为金黄而透明的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