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据称来自缅甸官方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消息称,2013年起缅甸政府将禁止一切翡翠原石毛料出口,转而出口成品翡翠,把首都内比都打造成为可以替代阳美的翡翠贸易之都。对于中国来缅甸经营的商人免费给土地使用权,从事翡翠雕刻的师傅一律2年免签。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翡翠商家、翠友及相关投资者顿感危机重重,担忧我国翡翠市场将遭遇重创。
消息不是空穴来风,但有待证实
近几年,缅甸政府不断发展翡翠加工业,从过去单纯的原石出口转向利润更高的半成品甚至成品出口。
“我觉得,缅甸出口加工翡翠将是一个现实。” 大汉玉库的潘永欣告诉记者,近几年我国翡翠原石进口的关税过高,导致大量原石在海关积压。拿一块要价1000万的翡翠原石来举例,要加收300多万的税,让一些靠借高利贷来炒原石的人不堪重负。近些年,关税以及外来资金的流入,扰乱了市场,翡翠就地加工其实非常合适。“大约十天前,我已经在广东得到了这个消息,虽然还没有看到正式发布,但是这个消息很可能是从源头那里流出来的。据我了解,已经有一些加工厂打算迁到缅甸了,很可能过完春节,明年三月份以后就搬去缅甸。我也准备派一个人去学缅甸语。”潘永欣说道。
在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中,翠佛堂董事长周海民、百分百珠宝总经理王学成、地质人珠宝总经理任传平等人都表示不清楚此消息是真是假。
而平洲玉器协会常务理事陈武直接告诉记者,“是有这个消息,而且这个消息不是假消息。”陈武称平洲玉器协会已经收到了缅甸不再出售翡翠原石的公文,并且曾经参加过缅甸公盘的他,也收到了缅甸方面发来的短信,就是网上流传的这则消息。但是截至发稿前,记者尚未在缅甸政府网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联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找到该消息。
缅甸出口成品翡翠,不容易实现
国家宝玉石专家、金陵科技学院宝石学教授刘自强认为,“翡翠文化,根在中国,石在异乡”,擅长雕琢高端翡翠、收藏翡翠、鉴赏翡翠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翡翠的原料选取、设计制作、品评鉴赏到消费,整个链条都在中国内地。即使个别玉工迁移到缅甸,也很难支撑起缅甸的加工产业。而且缅甸政府想要发展翡翠加工业,需要缅甸政治稳定,市场完善,流通活跃,渠道畅通,目前缅甸国内政局不稳定,局部战争频繁,在缅甸国内形成具有翡翠文化的产业体系不容易实现。
“这可能是缅甸政府的一个美好愿望。”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任传平表示,对于缅甸来讲,这样做确实可以带动就业,增加产品附加值,但要想形成一个繁荣的市场,不管是像揭阳还是瑞丽,都需要至少几十年。缅甸目前的加工水平很差,装置简单,工艺原始,规模较小,多以家庭作业为主,出口过来的一个打磨好的戒面,我们这边还要再进行改型。一旦缅甸的翡翠成品销售难以实现,资金上出现问题,这种出口模式是难以维持下去的。
翡翠市场未来发展尚存悬念
任传平表示,如果缅甸政府禁止翡翠原石毛料出口真的落实成政府政策,对我国翡翠市场的影响立竿见影。首先是国内市场原料少了,缅甸的翡翠加工业又是刚刚起步,一个产业至少需要三五年才能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到时候国内翡翠成品的货源断了,市场一定受影响。另外,此种政策一旦出台,国内的一些翡翠炒家一定会顺势炒作一把,进一步抬高翡翠的价格。
刘自强则指出,市场受不受影响,要看资源存量大小。近十年,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内地翡翠市场的向好,使得中国在国际翡翠市场上有超强的购买力,缅甸人将大量的翡翠资源转给了中国人。现在,不论是收藏家、炒家、原料供应商,手上都不同程度地持有一定量的翡翠,缅甸国内市场的变动,恰恰为我国翡翠资源的消化创造了契机。“中低档翡翠国内存量较大,短期内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动。”刘教授还告诉记者,近5年在俄罗斯、南美陆续有翡翠矿源的发现,从见过的部分样品显示,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同时,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宝石级合成翡翠已有成品,合成翡翠的成分、硬度、密度等方面与天然翡翠基本一致。
目前缅甸的政治经济走势还有待观察,工业环境、基础设施等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不足以迅速形成翡翠贸易中心。况且翡翠行家中仍囤有不少翡翠原料,可以维持翡翠资源在今后几年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今年缅甸因国内国外的各种关系,已经取消了两次公盘,2013年缅甸的相关翡翠政策必将是翡翠业界关注的焦点。